詠春拳到黃華寶、梁二娣一代才開始有文字記載。二人為紅船戲班中人,晚年退休後先後傳授詠春拳予梁贊。梁贊,綽號佛山贊先生。在廣東一帶極有名氣,每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名中醫,很富有,更是一名武林高手。至於他所學的是甚麼武功,他自己卻甚少向人提及。他一生中只傳授四名徒弟,其中兩名是他的兒子。四人之中只有陳華順有傳後人。
由陳華順開始,詠春拳便進入一個半公開教授的狀態。在這時候學詠春拳的代價是相當昂貴的,是要抬著黃金去拜師的,費用往往等值於數條街道房地產的高昂代價。所以當時有機會學詠春拳的是富家子弟。
葉問就是當時佛山的名門望族之一。葉問從小跟隨陳華順學習詠春拳。後期到香港聖士提反中學讀書,巧遇在香港從商的梁讚之子梁壁,後隨梁壁再習拳數載後返回佛山。四零年代未到香港逃避戰亂,後來在香港落地生根,以授拳為生。
詠春拳就是由這時開始作廣泛流傳。自葉問廣授詠春拳之第一代傳人中出產了不少傑出人材,如黃淳梁、李小龍等。黃淳梁當年四處與各派武林高手講手比武,得講手王之稱號,將詠春拳之名氣及拳理推至更高層次。李小龍更將詠春拳之技擊武學智慧及技術顯現至世界各國,將中國功夫榮耀於國際,為中華技擊學歷史寫下光輝一頁。
詠春拳亦深受西方武術界極力推崇。自李小龍一舉成名至今之短短二三十年間,詠春拳巳成為國際上最多外國人學習之中國武術之一。
黃淳梁睌年所確立之詠春拳學更使中華武術在國際上之地位推上頂。